發布時間:2022-02-16作者來源:吳波瀏覽:1859
麥:今天剛好是正月十五良宵,花好月圓,祝福讀者朋友們事事如意,元宵節快樂!
吳:謝謝麥博士!從國產替代進口到國產并購整合,您認為哪個領域會率先打響“第一槍”?
麥:首先,可以讓我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國產和進口議題的看法和立場。希望我現在能夠以中國人的身份,作為“國家隊”的一個成員,再不是“雇傭兵”了,更能暢所欲言。
競爭其實是好事,只要是良性的,君子之爭,相互推動發展。但變成人民之戰,會變得激進、偏激。我們都是在同一個地球村,分享同一個生命共同體,大同的世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更能符合各方面的整體利益。
我們可以體會到通過過去三、四十年的“太平盛世”,推動共同的科技發展,確實改善了我們的生活質素和舒適性。如我們現在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機(又名電子鴉片),還有對環保、空氣有很大裨益的新能源電動車,這些都是通過全球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企業家和行業從業員的共同努力,達到的成果。要是我們的思維也是壁壘分明,那我們國家的大氣、厚道去了哪里呢?其他國家怎樣期待我們做全球的領頭羊呢?
我的第二個看法,這真的已經不是國產對進口的問題,應該是問我們國家半導體之路往后怎樣走出去,邁向全球。這些都是大課題,我們以后再找機會探討。
回到原先的這個問題,明顯的,以數量和價錢優勢為比拼基礎的標準元器件,如二極管、三極管、標準邏輯IC等,從全球的經驗和觀察,這些互換性高,而技術含量又相對低的產品系列,在短、中、長期會面對國內外不停的市場整合壓力。
試想想一家每周生產五千萬只的供應商,在生產同一種標準產品的情況下,怎么能夠和另一家每周生產五億只的供應商作競爭呢?短期是可能和可以的,但中、長期而言,還是會回到傳統的經濟理念和基本的競爭法則,弱肉強食,情況就像我們玩德克薩斯撲克一樣,強者越強,贏家通吃。
吳:芯片產能過剩與產能不足,什么時候會達到臨界點?
麥:我去年作出了一個“猜”測,估計這波上周期的增長高峰點會在去年9月,根據WSTS的數據,我猜錯了,去年10、11月年增長率還在提升。
圖:全球半導體營收和年增長率變化(WSTS)
SIA(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敏感詞]發布的數字,去年增長了26.2%,他們去年12月初的預測是25.6%,Gartner 上月公布他們統計的2021年增長率為25.1%。在這次更新中,SIA維持他們今年的增長預測為8.8%。說了一大堆數字,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明不明白,反正我就不太明白了。26.2%是不是一個很可觀,值得高興的數字,我有點懷疑。我相信行業的平均產品單價升幅就已經是雙位數字了。
回到疫情的初段時間,2020年上半年,供應鏈的影響是非常的大,很多地區都封關、封城,降低了計算2021年增長的基數。當然,我們之后也斷斷續續聽到各生態圈的各種供應鏈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銷售數據中,存儲器產品占了很大的比重(27.7%),這部分產品去年的增長率為30.9%,代表非存儲器半導體產品只有24.5%。
從25%-26%的年增長率下降到今年的8.8%預測,拿掉單價提升的影響,摩爾定律和生產力改善的因素,這8%-9%的預測其實算是很悲觀的,某種程度來說,等于衰退的降臨。提醒大家,過去兩年,很多半導體生產商都舉旗吶喊,說要建廠,增加產能,加大投資,產能到位了,需求不見了嗎?
假設疫情的情況慢慢得以緩解,或換句話說,醫療技術的改善,把病毒克制著,各地區開始有秩序地開放,整體經濟慢慢恢復到疫情前的情況,我相信今年半導體的行情一定不只單位數的增長。
不要忘記,很多行業還是接近停擺的狀態,如國際旅游業,只要這方面的復蘇,商業投資重新到位,對電子產品的需求,特別是消費類的,會為半導體行業提供另一增長動力。這方面,我有改變之前的看法,對前景比較樂觀和正面,相信供、求能夠得到穩定的平衡。
吳:本輪芯片超級大行情,什么時候會真正結束?
麥:我相信當過去兩、三年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到位,產能體現了,疫情穩定了,供應鏈恢復到比較正常的水平(因為各種地緣政治的因素,不會完全回復到以前正常的水平),這波的超級大行情也應該會結束了。
圖:軟著陸需要安全的減速措施
問題是這將會是一個硬著陸還是軟著陸。
我擔心的是全球整體會是軟著陸,但在國內會是有點硬的著陸。過往幾年國內太多的半導體投資項目,在百花齊放的大前提下,這是好事。但是良莠不齊,灌水的項目、“爛尾樓”的項目也不少。會不會導致信心滿滿的市場突然來個大逆轉,轉為大悲觀呢?這是極有可能的。不相信嗎?看看我們傳統經濟的內房股,看看新經濟的科網股?所以我還是堅持行業要正正經經、努努力力的做事情。
吳:2022年,除了汽車制造業,還有什么賽道值得關注和期待?
麥:汽車行業的新聞,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非常吸引眼球。媒體在這方面的著墨,有點不合比例的高。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不可置疑將會是電子及半導體行業的強大增長動力。但當中的挑戰也不少,如產能過剩、市場整合,我們不能夠期望那么多新的公司跑出來,全部都能成功拿冠軍,汰弱留強是大自然的法則,無可避免。
與此同時,傳統汽車公司的轉型,也是值得關注的。我們看看國內的手機市場,15-20年前也是百花齊放的局面,現在剩下的有哪幾家?現在國內手機行業的領頭羊,差不多全部當年都還沒有出生。
有幾個板塊我還是非常看好的,新能源當然是首位。我會說排名更在汽車之前。第一個原因是對地球的影響,第二能夠參與的“玩家”也很多,這才是真的百花齊放。我不是汽車的專家,但我相信各種新能源汽車其實差異化不是那么大,如果講錯了、得罪了,不好意思。
工業和基建相關的應用也不能夠忽視。消費者市場還是非常龐大的,但相信要加進很多新的元素,才能加添吸引性和吸金能力,如人工智能、機器人模式等等。醫療、衛生、健康應用的增長和毛利都非??捎^,但可能門檻會比較高。
吳:2022年是您履新的一年,您個人后續有哪些計劃可以分享?
麥:新年伊始,很高興開啟了新的跑道,我的個人項目都是集中在我能夠為社會及行業作出貢獻的范疇,如教育、顧問、寫作等等。我也很榮幸地接受了蘇州一家電子專業制造服務公司的邀請,擔任他們的首席業務官(Chief Business Officer,CBO)。今天只是上班的第15天 ,包括假期,以后再找機會跟大家分享我新公司的狀況和點滴。
Copyright ? 深圳市金航標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711385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