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鏈(Starlink )通信介紹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于2014年提出了星鏈(Starlink)項目,旨在建設一套低軌互聯網星座系統,以取代傳統的地面通信設施,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高速、穩定的衛星寬帶服務。該項目計劃使用4.2萬顆衛星,實現全球覆蓋,并為用戶提供價格低廉的互聯網服務。
截至2023年底,星鏈全球用戶數量突破了230萬,3月11日凌晨07:05,SpaceX完成了第144批、23顆星鏈衛星的發射。在3月11日的12:09,SpaceX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又完成了第145批、23顆星鏈衛星的發射。5個小時內,完成了兩次星鏈發射。這兩次發射過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發射總數目達到了5988顆。
星鏈網絡覆蓋范圍(演示圖)
Starlink最初優先考慮“高緯度”或地球北部地區,如加拿大和北部地區,但根據網上提供的一些覆蓋圖,Starlink 覆蓋現在似乎在地球下半球也很容易獲得。早在 2020 年馬斯克曾表示,Starlink 將首先到達西雅圖等城市,然后“逐漸靠近赤道”
星鏈Starlink衛星網絡信號可以覆蓋全球,目前在七個大洲都有開通服務的地區或者國家;但因為衛星頻段和各國地面網絡有沖突,出于國家安全和通信系統安全的考慮,Starlink目前僅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可用,目前大概有70多個國家開通了星鏈衛星服務。在 Starlink 網站的主頁上星鏈服務可用性地圖。在世界大部分地區為灰色的地方,“當前可用”和“候補名單”位置分別以淺藍色和深藍色表示。許多城市目前處于“候補名單”狀態。原因是Starlink現在衛星數量偏少,可支持的人數有限。隨著更多V2衛星的發射,Starlink衛星密度變高,星鏈Starlink網絡將能夠在任何給定的位置支持更多用戶。
截至2023年年底,星鏈衛星服務已進入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另外加拿大、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南美洲及非洲的部分地區。在東南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已經可以使用星鏈互聯網服務。另外老撾、柬埔寨和越南預計2024年即可使用星鏈服務,泰國則在等待監管部門的批準。馬斯克表示星鏈Starlink的全球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230萬。
2021年11月,SpaceX星鏈在印度成立子公司,擬在2022年部署20萬個活躍終端。
2022年3月31日,SpaceX在菲律賓推出“星鏈”衛星寬帶服務,是[敏感詞]享受“星鏈”服務的東南亞國家。
2022年5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與巴西總統博索納羅會面,并表示在巴西亞馬孫地區開展環境“監測”計劃,并在博索納羅的支持下為該地區展開衛星互聯服務。
2022年10月11日,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部署該衛星通信系統的國家。
2023年2月,尼日利亞成為[敏感詞]獲得星鏈服務的非洲國家。
2023年7月7日,蒙古國批準馬斯克旗下的星鏈(Starlink)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
2023年7月,馬來西亞已向SpaceX旗下“星鏈”(Starlink)頒發在該國提供互聯網服務的許可證
Starlink 用戶實測衛星上網速率
英國:肯特郡的用戶 從 1 Mbps 提升到 175 Mbps。雖然需要為Starlink支付更多費用,但他覺得這個價格是值得的。
奧地利:維也納菲拉赫地區,星鏈的平均下行速率為 170 Mps、中位數 177 Mbps、峰值為 330 Mbps 。
挪威:挪威網友使用星鏈上網的速度。 實測網速達到了178Mbps,延遲也只有56ms左右。比現有的4G還快
雖然星鏈衛星互聯網足夠快,但偶有網絡延遲,延遲的波動會每隔 15 秒就發生一次,網絡中斷的時間間隔(15 秒的倍數),且這點可能與在軌衛星的數量多寡無關。至于流媒體視頻性能,星鏈網絡平均需要 40 秒的緩沖時間,以確保不會因為連接的短時中斷而影響后續播放。如果需要觀看 8K 超高清視頻,有時也需要將緩沖時間提升到 70 秒的峰值。星鏈Starlink速度也和您選擇的計劃、區域內的用戶多少以及互聯網服務時段、環境有所不同,當然更高的價格會帶來更好的服務。
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衛通)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從事衛星運營服務業的核心專業子公司,具有國家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和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是中國唯一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衛星通信運營企業,被列為國家一類應急通信專業保障隊伍。
截至2023年11月9日,中國衛通運營著18顆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覆蓋中國全境、澳大利亞、東南亞、南亞、中東以及歐洲、非洲等地區。中國衛通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可靠的測控系統、優秀的專業化團隊、卓越的系統集成和7X24小時全天候高品質服務能力,國內外用戶提供了安全穩定的廣播電視信號傳輸,為國家政府部門和重要行業客戶提供專屬服務,為重大活動和搶險救災等突發事件提供及時可靠的通信保障。
中星16KA衛星系統簡介該衛星設計有26個用戶點波束,總體覆蓋我國除西北、東北的大部分陸地和近海近200公里海域,地面無線網絡信號覆蓋不到或光纜寬帶接入達不到的地方,都可以用該衛星方便地接入網絡。三個信關站通過地面光纖鏈路與位于北京的運營中心相連接,北京運營中心與Internet、企業網、公網等地面網互聯,可提供數據、視頻、語音等 服務,并支持集團用戶組網。
2017年,國內首顆高通量衛星“中星16號” 成功發射升空并將提供商用服務。用戶終端可以方便快速地接入網絡,下載和回傳速率[敏感詞]分別可達到 150Mbps 和 12Mbps,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消費寬帶和無縫雙向接入。
亞太6D通信衛星是一顆地球靜止軌道高通量寬帶通信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抓總研制,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公用平臺建造,發射重量約5550公斤,在軌服務壽命15年。亞太6D通信衛星采用Ku/Ka頻段進行傳輸,通信總容量達到50Gbps,單波束容量可達1Gbps以上,可以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話音、數據通信服務;采用90個用戶波束,實現可視范圍下全球蓋。
免責聲明:本文采摘自星鏈之星,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金航標及行業觀點,只為轉載與分享,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