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31作者來源:金航標瀏覽:1424
【編譯者按:德國智庫機構墨卡托,是德國研究中國事務最積極的一個機構。很多德國企業,都是從這里獲取對中國問題的判斷。對于數字平臺經濟,墨卡托進行了一個全面的評述,尤其是對于工業互聯網的看法,值得國內人思考。南山工業書院對報告進行了編譯,以便于了解德國人的看法,內容有刪節。】
圖1 墨卡托報告
概要
數字平臺經濟將塑造中國的工業未來。中國計劃在2049年,成為科學技術創新的超級大國。在這方面的一個中心項目是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在制造業中,構建數字平臺是提高生產率、優化資源分配和創造就業的重要前提。
具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在“工業4.0”領域豐富經驗的其他國家,尤其是德國,可以從中國的活力中受益。像西門子,SAP和博世這樣的德國公司已經參與了中國新興的數字工業平臺分支。但是,歐洲參與者也必須為挑戰做好準備。在歐洲迄今為止在許多數字化領域落后于美國和中國之后,它正試圖在工業數字化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中國正在大力投資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正在投入大量資源來領導第四次工業革命。咨詢公司Gartner估計,2018年中國的IT技術支出為2.6萬億元人民幣(3,370億歐元)。軟件和數據中心系統的份額為2500億元人民幣(320億歐元)。政府的支持還激勵公司在此領域進行更多投資,例如在物聯網中。市場觀察家估計,到2025年,世界三分之一的工業IoT連接(IIoT)將在中國。
中國的數字工業平臺已經面臨全球競爭。最重要的平臺之一是中國航天科工成立的航天云網。這些國家高科技公司受政府直接控制。而家用電器制造商海爾和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開發的工業應用數字平臺也越來越多地被使用。
中國正在投入大量資金來領導第四次工業革命,因此需要在各種促進創新的政策舉措的背景下看待中國對數字平臺經濟的促進。其中包括”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而[敏感詞]呼之欲出的“中國標準2035”等倡議,則是一項為人工智能(AI)、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制定標準的戰略。
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商業利益以及政府將傳統行業與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合并的舉措,推動了工業應用數字平臺的發展。但實際上,在許多地區,中國的工業生產不是很發達。
這是一方面數字服務平臺不斷發展,另一方面工業數字化仍處于起步階段的主要原因之一。來自中國的成功案例包括TikTok視頻平臺,淘寶電子商務門戶網站和騰訊集團的微信平臺,該平臺具有許多功能。另一方面,例如,相對較少的中國公司仍在使用云解決方案。根據中國在2018年的調查,這一比例僅為30.8%(美國:50%,德國:73%)。
中國希望在此能夠追趕,“百萬公司上云”,就是使用數字平臺的關鍵前提。它還設定了到2020年創建[敏感詞]的數字工業平臺,十個雙跨平臺和30萬個工業APP的目標。
圖2 報告中的中國目標
自上往下的工業互聯網發展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數字工業平臺的開發。2018年,工信部首次發布了93個工業互聯網項目清單,用于中國平臺的建設、擴展、監管和標準化。第一個項目由中國財政部(MOF)出資49億元人民幣(6.79億歐元)。
工信部還推動了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的發展,該聯盟是決策者與行業之間互動的主要論壇。AII成立于2016年,擁有1300多名成員。這也包括外國公司,例如SAP、西門子、施耐德電氣和GE。該聯盟決定了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技術標準。
國有企業的任務是建立針對特定行業的平臺,例如:石油巨頭中石化的子公司已經為石化行業建立了平臺。
三個因素正在推動中國數字工業平臺的建立:政府的戰略舉措確保國有企業在關鍵行業開發平臺。然后,私人公司也開始活躍起來,大型Internet和電信集團正越來越多地開放B2B領域,因為其B2C平臺上的用戶數量停滯不前。
2019年6月,“中央企業工業互聯網融通平臺”啟動。它包括289家國有公司,包括大型公司,例如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鋼鐵制造商寶鋼(自2015年以來一直與西門子合作)和石化盈科(屬于中國石化集團)。許多公司已經建立了云平臺,該融通平臺旨在激發協作研發并創造協同效應。
消費者行為數據的使用對于優化工業生產和發展工業4.0至關重要。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和百度等中國ICT公司可以從龐大的互聯網用戶中訪問數據。
一些中國的ICT參與者將從他們開發創新應用程序的優勢中受益。以百度為例,全球[敏感詞]自動駕駛汽車開源技術平臺已經擁有130個公司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大型德國汽車制造商。
中國缺乏平臺開發的核心能力
中國的弱點也很明顯,在結構上仍然依賴國外生產的核心組件,例如工業軟件。這為外國公司創造了機會。
中國在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的關鍵領域缺乏國內解決方案。這包括:
? 傳感器: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進口近80%的先進傳感器和多達90%的芯片,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 設備連接:2019年,進口了95%的高質量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和通用通信協議(CIP)。不同的外國公司的產品不兼容也是一個問題。
? 軟件即服務(SaaS):高端領域在中國使用的90%以上的工業軟件均來自國外。SAP,Microsoft和Salesforce等公司主導著中國市場。
中國政府已意識到這些缺點,并已計劃克服這些缺點。這包括以下重點:
? 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私營公司的參與下,開發針對特定地區的試點項目(例如浙江阿里巴巴的SupET,貴州的CASICloud或徐工集團在受“一帶一路”倡議影響的國家/地區的XREA)。
? 嘗試更多市場驅動的融資機制,包括私人資本投資,以減少占主導地位的政府補貼。
? 開發綜合系統以在2020年之前實現工業互聯網的標準化
到目前為止,由于IIoT領域缺乏兼容性、數據所有權和數據安全性方面的規范,使中國公司在該領域難以開展工作。因此,中國的監管機構希望在2020年之前看到更有效的技術標準,并為工業互聯網建立基本的標準化體系。
有324種的中國工業互聯網標準,正在等待正式制定。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也將中國的平臺標準化歸為早期。這意味著,標準化是外國企業可以并且應該繼續與中國合作的領域。
百萬企業上云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2017年中國占全球物聯網(IoT)支出的28%,占機器人技術總投資的29%。到2025年,中國將占到三分之一(全球工業物聯網連接(IIoT)中的41億)。
但對國外企業而言,可以說是有條件的伙伴關系。外國參與程度取決于中國的技術需求。
中國代表經常正式強調數字平臺經濟的跨界,互惠雙贏的特征,但官方上沒有提到爭取自給自足的努力。
本研究中分析的許多數字平臺,都是在與外國公司(例如西門子,博世,SAP或GE)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基礎上創建的,并受益于國外研究。但是,中國希望長期發展國內生產能力,與外國競爭對手相比,將自己的公司置于優勢地位。
我們的觀察結果表明:外國參與者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影響數字工業平臺領域的監管發展。監管環境有利于數字平臺經濟中的國內解決方案。對于希望在中國數字平臺經濟中取得成功的外國公司而言,網絡安全和數據法規是最大的挑戰。
對德國的機遇
對于中國而言,德國是其自身工業4.0發展的重要合作伙伴。德國公司和機構在中國建立數字工業平臺方面也發揮著核心作用,兩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發緊密合作。例如:
? 海爾卡奧斯背后的研發機構與德國的多家科研機構保持著緊密的聯系。
? 西門子從一開始就支持航天云網INDICS云平臺。
從INDICS的例子可以看出,德國在許多中國數字工業平臺的發展和國際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ASIC與德國公司如西門子緊密合作(完成了“2016年的戰略伙伴關系”)和SAP(用于軟件采購)在一起。INDICS通過充當聯系交換點并通過基于云的制造實現資源共享使用,從而針對傳統行業中的中小企業(SME)。據該公司稱:2018年有160萬用戶注冊,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
2019年6月,航天云網推出了一個名為CASICloud INDICS的國際版本。目前,作為德中研究項目的一部分,正在研究其服務和功能,以了解新技術的流程和可能的使用,例如改善云技術并為公司提供實際支持。它是由聯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和中國科學技術部(MOST)資助的CaMPuS項目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降低數字化價值創造的復雜性。
這些項目是中德雙方為促進科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并同時熟悉對方國家所采取的產業政策方法所做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雙方都非常感興趣。
合作的基礎是德國聯邦經濟部(BMWi)和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MIIT)于2015年7月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旨在促進“中德在工業4.0領域的合作”。BMBF和MoST之間于2016年1月19日就“智能制造(工業4.0)和智能服務”主題達成的聯合意向聲明。
德國平臺提供商向中國客戶提供服務的可能性仍然有限。但是,在傳感器的使用/集成,設備連接或“軟件即服務”解決方案領域可能會打開機遇。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數字工業平臺領域的快速發展需要德國參與者在政治和商業各個層面的關注。德國必須毫不猶豫地減少潛在風險。
給德國參與者的建議
1. 更加差異化地看待中國的優勢。需要對中國的創新能力有扎實的了解,而不僅僅是燈塔項目。為了切實評估中國平臺經濟,有必要對區域特征和發展階段進行更多研究。
2. 與中國進行條件合作。中國仍然嚴重依賴國外的IIoT組件和服務。德國參與者可以使用它來要求網絡安全法規的應用更加透明,并要求外國公司享有平等的市場準入。同時,在工業4.0領域與中國進行深入合作符合德國的利益。
3. 緩解中國特殊政治環境帶來的風險。中國在工業互聯網中爭取獨立的努力給德國合作伙伴帶來了挑戰。聯合研究必須是有條件的;保護知識產權必須是合作談判中的優先事項。
中國市場因其規模而受到德國企業的關注:2018年,中國在IT技術上投資了2.6萬億元人民幣(3,370億歐元),其中2,500億元人民幣(320億歐元)用于軟件和數據中心系統,中國政府為公司使用云和物聯網軟件提供的資金措施將幫助他們在這些領域進行更多投資,從而產生大量的工業數據。
由于德國制造的實力,德國可以為中國提供很多服務,其中包括高水平的制造業數字化以及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產品和服務。
中國正在利用德國經濟的傳統優勢-堅實的工業基礎-來推動自身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數字工業平臺。因此,對于德國參與者而言,對中國數字平臺經濟的更深入和系統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德國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利益,與中國交流。
Copyright ? 深圳市金航標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711385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