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07作者來源:金航標瀏覽:1627
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實施方案
為貫徹國家關于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落實《廣東省發展汽車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順應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發展趨勢,加強汽車零部件產業戰略布局,深入推進穩鏈補鏈強鏈控鏈,發揮產業基礎優勢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提升近地化配套能力,加快構建自主高效、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提高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我省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已形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東北等地區汽車和零部件產業集群。廣東省作為全國汽車生產和消費第一大省,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明顯:一是汽車制造業規模大,擁有整車及零部件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2021年全省汽車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9621億元,占全國比重11.1%;零部件制造業營業收入4215億元,占全國比重10.3%。二是依托基礎雄厚的電子信息制造業,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領域發展處于領先水平。三是汽車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形成廣州花都、番禺、南沙以及深圳坪山等產業集聚區。
同時,我省汽車零部件產業競爭優勢還不突出,產業根植性和近地化配套不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汽車產業“整零比”偏低。廣東汽車產業“整零比”為1:0.78,尤其是廣州汽車產業“整零比”僅為1:0.35,相較汽車工業發達國家1:1.7的整零比例,零部件產業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二是零部件企業綜合競爭力有待提高。2021年我省規模以上零部件和配件企業912家,占全國比例為6.7%。2021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中,我省僅有1家入榜;2021年全國零部件企業百強榜中廣東只有10家,[敏感詞]排名的廣汽零部件僅位居第7。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潤率的核心零部件產業與長三角地區差距較大。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在我國設立的研發中心大多布局在長三角,廣東零部件合資企業以日系為主,基本是加工制造業務,研發投入明顯不足。動力系統、底盤控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等車用關鍵芯片均被國外巨頭壟斷,對外依存度較高。
(一)發展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一定要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的要求,遵循“三橫、三縱、三核”[1]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思路,堅持“擴存量、招增量、建儲量、防變量”,在特色園區、公共平臺和產業基金等方面打造產業三大支撐載體,從動力總成、底盤系統、智能網聯、車身系統、工業軟件、倉儲物流等專業領域筑牢產業發展六大關鍵環節,鼓勵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協同創新發展,建立安全可控的關鍵零部件產業鏈配套體系,提高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夯實廣東汽車強省地位,助力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我省汽車產量突破430萬輛,實現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超1.25萬億元,零部件制造業營業收入超5900億元,“整零比”達到1:0.9;汽車產業配套體系進一步完善,三大載體支撐作用顯著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六大環節各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打造2-3個產值超1000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園,培育1家營業收入超500億元、3-5家超百億元的零部件企業集團、100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汽車零部件企業,車規級國產芯片當年應用總量比例系數達到20%。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斷增強,為我省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提供核心支撐。
(一)統籌建設特色產業園區。
一是分級分類布局特色產業園區。充分發揮汽車整車企業引領作用,差異化布局5個左右省級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園區。支持廣州、深圳、佛山、肇慶圍繞整車企業一級供應商布局產業園區;引導珠海、汕頭、韶關、梅州、惠州、東莞、中山、江門、陽江、湛江、清遠等地市規劃布局汽車零部件二、三級供應商產業園區,構建零部件產業梯度發展格局。二是加強產業鏈培育招引。以整車需求為牽引,引導零部件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強化質量管理體系,打造細分領域的“配套專家”。大力支持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推動整車企業優先培育發展近地化零部件供應商。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圖譜開展精準招商,瞄準全球、全國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力爭引進頭部企業進駐產業園區,在廣州、深圳等地建立研發機構。系統梳理重點企業的需求,優化汽車產業發展的營商環境,提升配套基礎設施水平。三是建設零部件中轉倉。充分利用園區標準廠房,引進零部件供應商投資建設組裝車間,提升零部件供應能力。圍繞整車廠就近建設中轉倉,常態化動態儲備緊缺部件和物料,以快速應對突發事件導致的零部件供應短缺風險。
(二)打造產業協同創新平臺。
一是建設研發創新平臺。聚焦關鍵技術、核心材料、基礎工藝、關鍵零部件、工業軟件、制造裝備等短板弱項,加強研發攻關,提高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鼓勵在汽車零部件企業中設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在汽車領域培育若干省級實驗室,開展汽車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研究,前瞻性謀劃國家級科創平臺。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上下游聯合攻關,建立健全由龍頭企業牽頭的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平臺,形成有效創新攻關機制,發揮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技術承接應用作用,鼓勵規模以上企業參與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創建。建設汽車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集成推動關鍵技術領域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知識產權轉化運營、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公共服務。二是打造世界知名的國際汽車生態交流平臺。支持舉辦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全球汽車生態大會、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和智能網聯汽車T9峰會等國際展會,搭建世界汽車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合作交流平臺,展示年度全球優秀的汽車技術、產品和應用成果,拓寬國際汽車產業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三是提升汽車零部件檢測能力。鼓勵行業組織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組建行業交流及跨界協作平臺,支持汽車整車企業、自動駕駛頭部企業聯合搭建自動駕駛平臺,提升對智能網聯汽車駕乘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的測試水平和缺陷評價水平,打造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檢測認證體系。四是構建汽車芯片應用驗證公共服務平臺。聯合汽車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芯片企業、芯片分銷企業和標準化機構,構建“1個綜合性平臺+N個驗證實驗室”公共服務體系,提升汽車芯片行業應用驗證服務能力。
(三)打造產業協同創新平臺。
一是探索設立省汽車產業發展基金。推動設立廣東省汽車產業發展基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支持關鍵核心汽車零部件企業擴大生產、引進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鼓勵各地市充分利用政府投資基金或根據汽車產業發展優勢及產業定位成立相關基金,支持核心零部件技術攻關及產業化。二是強化資本聯動。加強省產業發展基金、省創新創業基金、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地市相關產業基金和社會資本合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放大效應,優化產業投資環境,共同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三是加大融資支持力度。鼓勵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為汽車零部件項目提供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和短期流動性貸款,對信用良好企業增加授信額度和給予貸款利率優惠。鼓勵支持優質企業掛牌上市,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做強做優動力總成。
一是提升混合動力系統應用比例。支持汽車鏈主企業發揮優勢,加快發展高性價比混合動力發動機,突破混合動力、怠速啟停、尾氣處理裝置等關鍵技術。加強大扭矩自動變速箱研發,提升效率和可靠性。引進高附加值傳統動力總成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重點發展發動機控制系統、催化器、變速箱軸、精密齒輪、發動機增壓器、廢氣再循環系統等,補齊產業鏈短板,保障供應鏈穩定。
二是加快發展電池電機電控。鼓勵動力電池上下游企業延伸合作領域,支持大型礦業公司、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及動力電池企業等提升鋰礦、磷礦等上游重要戰略資源保障水平。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膜電極、電池管理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持動力電池企業擴產增效,引進培育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加快建設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加快推動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功率模塊(IGBT、碳化硅)等核心部件發展,推進永磁電機及其控制器研發和產業化,完善電機電控產業鏈。加快發展動力總成等高價值零部件再制造,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
三是建立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和材料研發制造體系。推動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云浮為重點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走廊。開展前瞻性布局,構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突破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等燃料電池八大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提升產業鏈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水平,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二)夯實底盤系統基礎。
一是提升線控底盤集成化開發水平。加速線控底盤布局,促進線控底盤集成化、模塊化設計,協同整車企業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開展基于底盤域控制器的一體化底盤控制技術研發,掌握輪轂電機智能驅動、全時四驅智能驅動、智能懸架控制與匹配等關鍵技術。
二是加快掌握智能制動系統核心技術。支持面向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制動系統技術落地,提升電動助力器、液壓控制單元、電子手剎等關鍵零部件的配套供應保障水平。支持具備競爭優勢的自主零部件企業發展壯大,促進智能制動系統匹配技術不斷進步。
三是提高轉向系統配套能力。通過自主研發、招商引資等方式支持建設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項目,補齊產業鏈短板。支持線控轉向系統研發,提高總成制造的可靠性、一致性,支撐智能駕駛向高級別進階。
四是拓展大型底盤近地化配套資源。做大做強底盤彈簧、換擋器、制動器等領域生產企業,積極引入懸置、擺臂、燃油箱等大型底盤零部件供應商資源,降低產業鏈供應鏈物流成本,增強供應鏈抗風險能力。
(三)發展壯大智能網聯。
一是加快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利用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優勢,培育引進高水平科研團隊,突破車規級高精度傳感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智能座艙、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智能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二是加快發展汽車新型電子電氣架構。圍繞新型電子電氣架構,增強汽車電子相關技術、產品的跨車型適配性和跨產業通用性。聚焦電動轉向、電動制動、電動空調、智能充換電設備等配套產業,搶抓功能安全、域控制器算力、通訊架構升級等方面市場機遇,培育壯大域控制器、智能大燈、智能座艙、智能底盤、智能執行器等零部件產業。
三是開展汽車芯片應用推廣示范。加快提升汽車芯片供給能力,開展汽車芯片戰略儲備,探索建立汽車芯片金融保險保障機制,突破汽車芯片設計、制造、封裝等關鍵環節,提高自主芯片應用水平。
(四)提質增效車身系統。
一是推動車身輕量化發展。引導零部件行業與原材料等相關行業加強合作,協同開展高強鋼、高強韌壓鑄鋁合金、鋁合金超大型一體化壓鑄、半固態及粉末冶金成型等零部件產業化及批量應用研究,加快鎂合金、稀土鎂(鋁)合金應用,擴展高性能工程塑件、復合材料應用范圍。加強輕金屬/復合材料應用、鋼鋁混合結構車身成型及連接、整車輕量化仿真等技術攻關。
二是優化車身系統配套供應商布局。鼓勵車身系統產業向低污染、輕量化、易回收方向加速轉型,支持物流需求較大的零部件供應商近地配套供應,降低運輸成本。支持整車企業加大對周邊地區一級供應商的培育力度,吸引被動安全相關高價值零部件的國內外龍頭企業投資建設,推動上游二、三級供應商近地化布局。
三是推動數字化轉型。推進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經營管理、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深度應用,著力提高零部件企業生產裝備的智能化水平,推動建立互聯協作的智能制造和供應保障體系。培育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化工業互聯網與汽車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五)創新突破工業軟件。
一是推進汽車工業軟件核心技術攻關。聚焦CAD領域三維造型引擎和約束求解、CAD中間數據格式轉換等核心技術,以“五年可用,十年好用”為目標,充分調動用戶企業、工業軟件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積極性,加快提升汽車工業軟件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構建開放協同的國產工業軟件標準體系。結合汽車工業軟件全生命周期需求,推動工業軟件上下游企業融合,構建一體化開放式架構的工業軟件體系,完善數據表達和存儲格式等數據標準,打造工業軟件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支持工業軟件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標準的制訂和修訂,推動工業軟件產業在汽車產業市場競爭中贏得規則標準的話語權。
三是實施汽車工業軟件應用牽引。強化研用聯動和應用牽引,推進場景驅動和工程迭代,以汽車產業作為國產軟件應用的突破口,集中資源相互賦能、相互協同。制定汽車核心工業軟件試點應用產品清單,對具備試點應用條件的核心軟件產品予以支持。協調汽車產業與工業軟件企業開展對接,開放CAD、部分領域CAE、基礎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領域典型應用場景,以應用場景牽引實現工業軟件迭代優化。
推動建設倉儲物流。
一是提高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比例。支持龍頭倉儲物流企業進入汽車供應鏈,開展供應鏈全程一體化服務,建立適合汽車產業發展的物流服務體系,打通物流運輸堵點痛點。
二是構建零部件區域配送中心。推動汽車物流企業在整車生產基地、零部件生產企業集聚區建設零部件區域配送中心,提高汽車零部件輻射能力和庫存準備,縮短配送時限,提高配送效率,提升整零配套能力。
三是推動汽車生產物流向柔性和精益方向發展。推進汽車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建立完善高效成熟的物流配送體系。加強供應鏈物流管理研究與教育,培育一批掌握物流技術并熟悉產業鏈業務復合型人才。
(一)加強組織統籌協調。
依托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廣東省發展汽車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相關工作機制,堅持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產業空間布局,統籌謀劃全省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強化資源統籌和集聚,加強零部件供應保障,定期召開專題協調會,及時協調解決產業鏈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強政策規劃引導,吸引全球百強、全國百強汽車零部件企業在粵建設研發生產基地。通過省級支持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建設、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等政策措施,支持零部件企業增資擴產及新引進項目落地建設。發揮省汽車產業發展基金、省創新創業基金等牽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支持汽車零部件創新發展。探索建立汽車零部件“揭榜掛帥”機制,加大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等對汽車零部件關鍵技術支持力度。鼓勵提升零部件近地化配套比例,對整車企業新增近地化采購零部件的,支持有條件地區對于新增采購金額部分予以適當獎勵。用好省級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與推廣應用獎勵專項資金,組織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中央財政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推動整零企業開展聯合示范應用。
(三)強化資源要素供給。
支持重大汽車零部件項目優先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對重點項目在立項、規劃布局、用地保障、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能耗指標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專屬融資服務對汽車零部件產業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提升投入強度和產出效應。
(四)支持人才隊伍建設。
建立重大項目與人才引進聯動機制,加大對汽車零部件領域“高精尖缺”人才的引進支持力度,落實國家和省有關人才政策,鼓勵各地在戶籍、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深化產教融合,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龍頭企業深入合作,加強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相關學科建設,協同培養創新型人才。支持汽車企業聯合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采取定向委培、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等方式,培養工程技術人才、技能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
(五)深化國內外交流合作。
支持廣州、深圳、佛山、肇慶等地和特色產業園,堅持與既有優勢結合、上下游產業結合、通用和專用結合、近期和遠期結合等原則,做好重點企業招商引資和培育壯大工作,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交流合作平臺。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標準化機構等交流合作,推動對接國際先進技術標準。推動建設汽車博物館、汽車主題公園、汽車營地、汽車文旅小鎮,舉辦汽車賽事等活動,打造具有嶺南特色的汽車文化。
Copyright ? 深圳市金航標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7113853號